宗馥莉于7月15日宣布辭去娃哈哈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職務,這則消息迅速引發了廣泛關注。宗馥莉在辭職信中提到,由于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政府及部分股東對其經營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質疑,她決定不再參與娃哈哈集團的經營管理。如果此消息屬實,這一決定不僅是其個人職業生涯的重大轉折,也將對娃哈哈集團的未來產生了深遠影響。
為何宗慶后去世才5個月,娃哈哈就要變天?我們合理判斷,可能有三個原因:
第一, 宗馥莉在辭職信中提到,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政府及部分股東對她的管理提出了質疑,這使她無法繼續履行管理職責。這種質疑和不滿可能源于她與國資大股東以及老員工之間的分歧和矛盾,尤其是在宗慶后去世后,宗馥莉接管公司的過程中,未能有效平衡各方利益。但可能根本上還是宗慶后作為娃哈哈集團的創始人,依靠個人魅力和強勢風格一直牢牢掌控著娃哈哈集團,但并沒有將這種控制權通過公司股權架構設計和公司章程固定下來,也沒有對集團經營管理權進行明確的約定。這直接導致宗馥莉在接管公司后無法享有與她的父親相同的控制權,而是遇到了很多的挑戰和限制。
第二, 我們看看娃哈哈集團的股權架構,國資作為最大的股東,持有46%的股權,宗慶后生前持有29.4%的股權,娃哈哈集團基層工會聯合委員會(也就是職工持股會)持有24.6%的股權。宗馥莉在辭職信中提到,由于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政府及部分股東對其經營管理的合理性提出質疑,她所稱的部分股東顯然是職工持股會的成員,其實并不是娃哈哈集團直接的股東。但他們能夠站出來挑戰宗馥莉,除了可能因為資格老、不買賬外,也是因為宗慶后生前未能將職工持股會設計為通常的有限合伙持股平臺,它更像是一個代表職工利益的組織。這種架構安排使得宗馥莉對職工持股會沒有控制力,因而無法實現一致行動,也就無法對抗持有46%的股權的第一大股東。
第三, 宗慶后去世后,其遺產分配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根據相關報道,宗慶后的遺產超過600億,將由其妻子和三個孩子共同繼承。這種遺產繼承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家族成員的平等利益,但也導致股權分散,這可能也是導致宗馥莉失去對娃哈哈集團的控制力的原因之一。股權分散進一步加劇了公司治理的復雜性。
因此,宗馥莉的辭職事件看似宗慶后的身后事,其實都因宗慶后而起。這絕不僅僅是一起普通的人事變動,而是一個人治與法治的大問題。家長制的創始人如果不能在生前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對公司的股權架構、治理結構以及遺產繼承與運營等等均作出適當安排,去世后就必然留下種種隱患。我們看過太多這樣的案例,我本人也曾代理過與宗馥莉面臨的困境非常相似的案件,最終第三方利用股東之間的矛盾低價收購了公司。宗馥莉的離職可能會對娃哈哈集團的管理層穩定性和未來發展戰略產生深遠影響,同時也引發了市場對娃哈哈品牌價值和公司治理能力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