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再拖的新浪分眾合并案一直消磨著多方的耐心。7月初有消息稱,商務部將在本月中旬就公眾有關此案的查詢作出回復。同時,業界有關新浪迫于現時雙方低沉的業績表現,有心單方面擺脫合并約定的傳言也在近期甚囂塵上。新浪分眾合并案的審批究竟進行到何階段?新浪和分眾是否各起異心?合并案是否會成功?多個疑問有待解答。
疑團一
合并案的審批到何階段?
據稱,新浪分眾并購案于去年12月底向商務部遞交了申請。6月初,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在一次公開場合透露,這項交易正在接受商務部的反壟斷審查,如果順利將在6月底完成。
6月10日,新浪公布2009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新浪CEO曹國偉透露,“雙方一致同意延長并購最后期限至下個季度末,即9月30日。”曹國偉沒有解釋為何延期,但他表示,雙方的交易仍在正常進行中,尚未得到任何交易通過審批的官方通知。
6月22日,分眾傳媒CFO楊德毅表示,原計劃于今年上半年完成的合并案比預期耗時更長。目前合并案仍處于反壟斷審查程序中,分眾傳媒與商務部一直保持溝通。新浪、分眾都在盡最大努力使之符合政府規定。
從上述新浪、分眾的公開表態看來,這一交易顯然已被商務部受理,且至少進入到初審階段。但進入7月后,新浪與分眾的表態都推翻了以往言論。
7月2日,江南春在接受國內媒體訪問時卻表示,“交易還沒有被受理,商務部在跟我們不斷地要資料,我們和新浪也在不斷補充材料。”文中還透露,接受媒體訪問時江南春正在北京拜會商務部反壟斷局的官員,希望該局能夠盡快對并購案進行反壟斷審查立項。
另據國內媒體報道,新浪CEO曹國偉直到昨日仍在就合并案作答,他表示商務部仍未立案,不存在已否決該并購案。
長期研究公司并購的高級律師楊春寶向《每日經濟新聞》介紹,不允許合并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有關國家安全問題,二是有關市場集中問題,即反壟斷調查。對于新浪分眾并購案,他表示“看不清進程狀態,雙方表述模棱兩可,無法判斷”。
目前,商務部方面也以查詢人非當事雙方為由,拒絕透露交易案進程。
疑問二
收購分眾還是不是一個好買賣?
2008年12月22日,新浪和分眾傳媒宣布,新浪將合并分眾旗下的戶外數字廣告業務,包括分眾樓宇電視、框架廣告以及賣場廣告等業務相關的資產,交易金額達13.74億美元。
消息宣布當晚,人們驚呼一個大型廣告媒體公司就要誕生了。但在叫好聲下,質疑聲也不斷。
據悉,在合并消息宣布之前,已有部分高管對合并表示抗議,甚至在董事會上投了棄權票。隨后,分眾框架系的干將也陸續離開。資本市場也對此交易案投出了不信任票。消息宣布當日,新浪和分眾股價跌幅均超16%。截至7月14日,分眾傳媒的收盤價為7.73美元,相較前一年中最高33.82美元大幅縮水。
事到如今,收購分眾還是不是一個好買賣?
啟明創投董事總經理甘劍平表示依然看好新浪收購分眾,主要是因為雙方的客戶資源非常相近,便于整合,發展空間更大。甘劍平認為,無論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什么,長期來說,合并成功能夠給雙方股東帶來利益。
易觀國際的總裁于揚則認為,江南春把樓宇廣告甩手賣給新浪是個聰明買賣。于揚表示,樓宇廣告模式本身存在發展局限性。“首先,樓宇廣告的屏幕受到地點和樓宇數量的限制;第二,由于樓宇和物業都不是公司的,議價能力較差。”
IT觀察人士西丁坡也贊同這一觀點,“江南春對于戶外視頻業務已經越來越沒有信心,至少是沒有信心再獨立運營。收購分眾,與新浪CEO曹國偉強化品牌客戶的核心目的是一致的,但現在新浪收購分眾是否能達到當時的預期,可能有點玄。”
疑問三
合并是否會繼續?
從去年底新浪宣布收購分眾的第一只鞋子落下半年后,人們關注的已經不止是另一只鞋子“何時落下”的問題,而是“會不會落下”的問題。
近日有傳言稱,新浪內部早已對收購不滿,并不希望合并成功。一位新浪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得知分眾的戶外等要進來新浪后,員工私下都很擔心未來的安排,尤其在廣告市場整體不景氣的壓力下。
有投行分析師和業界人士指出,分眾并不是一家媒體公司,合作也就是所謂??“跨媒體”,并購恐難產生協同效應。
在內外的一片質疑聲中,曹國偉面臨巨大壓力,7月7日,他在出席互聯網協會舉辦的“尋找互聯網力量與信心”活動時,對業界關注的新浪分眾合并案避而不談,以“現在談這個事情不合適”為由拒絕采訪。交易進程由此更撲朔迷離。
律師楊春寶指出,就目前情況來看,如果在新浪、分眾提交完備文件后,合并案仍受阻,很大可能是商務部在對反壟斷的判斷上出現分歧。如果不是商務部的原因,在進入審批程序后,新浪、分眾若對進行交易產生異議,雙方協商同意后,也可以申請終止合并案。
事實上,曹國偉在6月10日電話會議上答分析師問時,回答似乎已暗露玄機,“如果到時候(9月30日)仍未能完成交易,雙方將不得不再次坐到一起重新商談,或者再次延長交易限期。屆時,雙方中任何一方均有權停止此交易。”
易觀國際總裁于揚認為,合并成功當然最好,由于是換股形式,屆時合并對分眾的好處應該大過新浪。若合并不成,對分眾的打擊又要大過新浪。屆時,新浪擺脫了一個沉重的包袱,幾乎可以全身而退,而分眾卻要回收一塊被送出門的業務,重新整合被打亂的團隊。于揚認為,目前來看合并終止的可能性非常大。
(本文轉載自2009年7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