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安倍晉三拜鬼警示:日本真正走出侵略歷史魔影難

[華聲在線導讀]

日本最大在野黨自民黨黨首安倍晉三17日下午參拜了供奉著14名二戰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7日就“安倍晉三拜鬼”表示,日本應切實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恪守迄今在歷史問題上作出的鄭重表態和承諾,負責任地處理有關問題。

新聞觀察

安倍“拜鬼”現其投機、短視和懦弱

日本的侵略歷史,對亞洲和整個世界,有如“魔影”幢幢,想起來就令人做噩夢。偏偏一些右翼政客似乎唯恐世人遺忘這些噩夢,時不時就要“拜鬼”參拜供奉有14名二戰甲級戰犯牌位的靖國神社。

17日下午,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這雖是一些右翼政客嘩眾取寵的慣用伎倆,卻再度暴露出日本右翼勢力在歷史問題上的冥頑不化。

擁有豐富的從政經歷,安倍并非不明白參拜靖國神社的政治和外交敏感度。安倍也同樣清楚,當前日本的亞洲外交正在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而這一困境,恰恰源于日本在侵略歷史和領土問題上混淆是非、歪曲事實所致。否定日軍強征慰安婦,非法占據他國固有領土,理所當然激起周邊鄰國的強烈憤慨和抗議。

盡管如此,安倍17日以一種“廣而告之”的挑釁姿態參拜。這不僅挑釁人類良知與常識,也是在企圖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形成的戰后國際秩序;不僅甘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是不折不扣的投機、短視和懦弱。

言其投機,是因為安倍企圖迎合與利用日本國內迅速抬頭的民粹情緒,撈取政治好處,意圖借此聚攢人氣以便上位的功利目的路人皆知。

言其短視,是因為“拜鬼”之舉只會讓日本在歷史認識的怪圈中越陷越深,也在周邊外交的困境中越陷越深。

言其懦弱,是因為歷史已經反復證明,做錯事并且將錯就錯并不需要太多勇氣,真正需要勇氣的是正視真相、糾正錯誤。

對日本政治家來說,參拜與否是其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試金石。安倍今日“拜鬼”之易,給世人的警示是:日本要想真正走出侵略歷史的“魔影”,難!

安倍“拜鬼”之日,日本外相正在歐洲兜售日本在歷史和領土問題上的“獨特”主張。但安倍在靖國神社為軍國主義招魂的深深一躬,使得玄葉的一切外交言辭都加倍蒼白,也加倍諷刺。

新聞解讀

安倍晉三“拜鬼”釋放什么信號?

文/和靜鈞

日本靖國神社供奉的14名二戰甲級戰犯,日本卻把他們的牌位,移送供奉于戰爭期間“為國捐軀”者神社中并一同參拜。日本國內一直有“分祭”的提議,也一度在1985年受到國際輿論的批評之后,出現政要不再參拜或不公開參拜的“收斂期”。然而,進入21世紀之后,“拜鬼”風又呈越刮越烈之勢。

從這一次各在野黨關鍵人物或代表,悉數到場來看,“拜鬼”為選票謀的色彩相當強烈。自野田首相今年8月正式提出將盡快解散眾院提前選舉之后,從執政黨民主黨已經鐵定倒臺的形勢中,其他各黨,看到即將到來的眾院選舉中擴大議席或重新走上執政黨地位的機會,“拜鬼”能爭取保守派民眾的選票,這促使各黨在“拜鬼”立場上紛紛表明態度以爭奪票源。

另一方面,盡管能俘獲保守派民眾的選票,但光是這一項,還不足以解釋日本新一輪“拜鬼”風官員級別越來越高、小黨和極右翼黨躍躍欲試的情勢。日本政壇已經從“一小撮右翼分子”的狀況,進入了整體向右轉,這一轉變的本質就是日本重新抬起狹隘的民族主義,拒絕反省二戰罪行,拒絕承擔二戰歷史責任,拒絕尊重戰后秩序。右翼化使日本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當代日本之崛起,是蒙受戰后和平與開放的環境。法西斯戰爭不僅給受害國帶來深重的災難,也把日本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日本唯有領會與鄰相處之道,以德國為范,反省歷史,才會讓其已取得的繁榮與成就得以代代持續,“拜鬼”風又起,于己于人,絕不是好信號。

新聞觀點

近年來,一些右翼政客和學者屢屢通過修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否認南京大屠殺等方式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歷史翻案。日本政府不愿將全面的歷史事實告訴下一代,對侵略歷史缺乏真誠反省,不僅對日本成為真正政治大國的意愿構成嚴重制約,而且還在不斷將日本政治引入歧途。

微言大義

@戴景華:日本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拜鬼」(參拜靖國神社),他不顧傷害中國、韓國等亞洲國家人民感情,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只沖日本首相寶座。此人是個不折不扣的短視投機者,亞洲人民要自強不息警惕軍國主義抬頭!

@Goliard_WANG:安倍晉三就是慫包一個,當年意氣風發擔任首相才剛剛一年,就渾身是病黯然辭職,現在又想靠討好保守勢力東山再起,有種的你當上首相之后再去拜鬼試試?諒你也沒這膽子!

@大嘴微笑:安倍晉三又拜鬼了,難怪日本政客個個滿目猙獰、兇神惡煞,像鬼一樣。是鬼,人就怕你嗎?

@東海蛟龍:安倍晉三再度“拜鬼”,還后悔沒有以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狗總是改變不了吃屎的本性。

  @法律橋網:日本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17日傍晚參拜了靖國神社。不僅如此,他還聲稱,當選首相后號召所有內閣成員拜鬼!軍國主義借尸還魂,中國政府還抱幻想?

@Gronggui:安倍晉三又去拜鬼了。從這些細節,怎么能讓亞洲鄰居們相信日本聲稱的要反思二戰,反對戰爭的口號呢?一個毫無悔意的民族。(轉載自華聲在線)

最后編輯于:2018-09-24 11:01
  • 本站聲明:本站所載之法律論文、法律評論、案例、法律咨詢等,除非另有注明,著作權人均為站長楊春寶高級律師本人。歡迎其他網站鏈接,但是,未經書面許可,不得擅自摘編、轉載。引用及經許可轉載時均應注明作者和出處"法律橋",并鏈接本站。本站網址:http://www.xabzw.com。
  •  
  •         本站所有內容(包括法律咨詢、法律法規)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本站不對資料的完整性和時效性負責。您在處理具體法律事務時,請洽詢有資質的律師。本站將努力為廣大網友提供更好的服務,但不對本站提供的任何免費服務作出正式的承諾。本站所載投稿文章,其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