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法(2019)

上海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法

(2019年9月1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2號公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立法目的)

  為了規范本市社會保障卡的管理,保障社會保障卡的有效使用,提高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適用范圍)

  本市行政區域內社會保障卡的申領、制作、發放、使用及其相關服務和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定義)

  本辦法所稱的社會保障卡,是指政府統一發放,作為持卡人享受社會保障以及其他公共服務待遇的電子憑證。

  第四條 (卡片信息)

  社會保障卡記錄的個人信息包括持卡人姓名、相片、社會保障號碼、卡號等卡面信息,以及持卡人其他基本信息和相關應用信息。

  第五條 (功能)

  社會保障卡具有信息記錄、自助查詢、就醫結算、繳費和待遇領取等基本功能,同時具有金融服務功能。

  第六條 (職責分工)

  市人口綜合服務和管理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推進社會保障卡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指導、協調社會保障卡在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和金融服務等領域中的應用。

  市公安部門負責核驗社會保障卡申請人的身份信息,牽頭匯集社會保障卡的相關基本信息,并承擔市人口綜合服務和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具體職責。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核驗社會保障卡申請人參加本市社會保險的情況,推動社會保障卡在社會保障領域的應用。

  醫保、衛生健康、教育、民政、經濟信息化、財政、金融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與社會保障卡相關的服務和管理工作。

  各區人民政府以及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配合做好本行政區域內與社會保障卡的申領受理、發放相關的服務和管理工作。

  第七條 (承辦主體)

  市社會保障和市民服務信息中心(市社會保障卡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市信息服務中心)具體負責社會保障卡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和維護、社會保障卡的制作和發放、社會保障卡申領受理的組織以及相關管理工作。

  社區受理網點和銀行受理網點具體承擔社會保障卡的申領受理、發放、功能開通、掛失等工作。

  第二章 申領與使用

  第八條 (申領對象)

  本市戶籍人員以及依法參加本市社會保險的境內來滬人員,可以申領社會保障卡。

  第九條 (申領方式)

  申請人可以到社區受理網點申領社會保障卡。申請人申領社會保障卡時,應當交驗本人有效身份證件,現場核對本人姓名、國籍、民族、性別、相片等信息,并提供通訊地址、郵政編碼等信息,確認后由社區受理網點工作人員將申領信息上傳至社會保障卡信息管理系統。

  申請人也可以到銀行受理網點或者在網上服務平臺辦理社會保障卡申領手續。

  第十條 (信息核驗)

  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收到申領信息后3個工作日內,分別對申請人的基本信息、參加本市社會保險的情況進行核驗。

  核驗通過的,由市信息服務中心制卡。核驗不通過的,由原受理網點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網上受理的,由市信息服務中心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第十一條 (制作和發放)

  市信息服務中心應當自核驗通過之日起30日內,完成社會保障卡的制作和發放。

  第十二條 (卡的開通)

  持卡人可以到社區受理網點、銀行受理網點或者通過撥打社會保障卡服務電話等方式開通社會保障功能;在網上服務平臺申領社會保障卡的,應當到社區受理網點或者銀行受理網點開通。

  第十三條 (卡的應用)

  社會保障卡可以用于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就業服務、勞動關系、人事人才、居民健康管理等事務。

  鼓勵相關業務主管部門通過社會保障卡加載業務功能,逐步擴大社會保障卡的應用范圍。

  第十四條 (金融應用)

  申請人可以自愿選擇相關服務銀行,開通社會保障卡的金融服務功能。

  社會保障卡開通金融服務功能后,可以用于現金存取、轉賬、消費等業務。

  第十五條 (便利服務)

  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保、教育、衛生健康等部門應當通過政府網站、宣傳手冊等形式,主動公開持有社會保障卡可辦理公共服務事項的具體項目、申請條件、基本流程、辦理時限等信息,為持卡人享受各項公共服務待遇提供便利。

  第十六條 (持卡人義務)

  社會保障卡僅限持卡人本人使用。持卡人應當妥善保管社會保障卡,不得出借、轉讓給他人使用。

  第三章 掛失與補換

  第十七條 (及時掛失)

  社會保障卡遺失的,持卡人應當及時辦理掛失手續。

  因未及時掛失造成的個人資金風險,由持卡人自行承擔。

  第十八條 (掛失)

  持卡人可以通過撥打社會保障卡服務電話等方式辦理臨時掛失,或者持有效身份證件到社區受理網點辦理正式掛失。掛失后,社會保障功能即時凍結。

  臨時掛失的有效期為5日。持卡人在臨時掛失有效期內未辦理正式掛失的,有效期屆滿后社會保障功能自動恢復;持卡人在臨時掛失有效期內辦理正式掛失或者直接辦理正式掛失的,社會保障功能停止使用。

  第十九條 (解除掛失和補領)

  社會保障卡掛失后找回原卡的,持卡人可以持有效身份證件到社區受理網點解除掛失,社會保障功能即時恢復。

  社會保障卡正式掛失后無法找回原卡的,持卡人可以持有效身份證件到社區受理網點或者銀行受理網點辦理補領手續。

  第二十條 (銀行掛失)

  社會保障卡已開通金融服務功能的,持卡人可以通過撥打銀行服務電話等方式辦理臨時掛失,或者持有效身份證件到銀行受理網點辦理正式掛失。關于掛失有效期、解除掛失和補領的具體規則,由相關服務銀行確定并告知持卡人。

  第二十一條 (換領)

  社會保障卡卡面污損、殘缺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在應用終端上正常使用的,持卡人可以持有效身份證件到社區受理網點或者銀行受理網點辦理換領手續。

  第二十二條 (重新申領)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卡人應當按照本辦法相關規定重新辦理申領手續:

  (一)變更姓名的;

  (二)變更社會保障號碼的;

 ?。ㄈ┳兏嗥?;

 ?。ㄋ模└鼡Q服務銀行的。

  年滿七周歲的兒童應當換領印有相片的社會保障卡。

  第二十三條 (補換時效和原卡失效)

  市信息服務中心應當自收到補領、換領信息之日起15日內,完成社會保障卡的制作、發放工作。

  補領、換領、重新申領的社會保障卡開通后,原卡失效,不能恢復使用。

  第二十四條 (臨時社會保障卡)

  申領、補領、換領社會保障卡期間,申請人急需使用社會保障卡的,可以到社區受理網點申領臨時社會保障卡。

  臨時社會保障卡即時發放,有效期為60天。有效期屆滿或者持卡人開通新的社會保障卡后,臨時社會保障卡失效。

  臨時社會保障卡不具有金融服務功能。

  第二十五條 (卡的費用)

  社會保障卡、臨時社會保障卡的申領、補領和換領,免收工本費。

  第二十六條 (信息保密)

  相關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及其工作人員,對在工作中獲取的持卡人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不得泄露或者違法查詢、使用。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 (違反治安管理和卡片管理的處罰)

  出借、轉讓本人社會保障卡,冒領、冒用、盜用他人社會保障卡,牟取非法利益的,由相關部門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有關失信信息納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

  偽造、變造、買賣社會保障卡,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社會保障卡,構成治安管理處罰的,由公安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有關失信信息納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八條 (違反管理與服務職責的處理)

  有關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上級主管機關責令整改,并由有關單位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ㄒ唬┮蚬芾聿划?,造成卡片遺失、隨意發放的;

 ?。ǘo正當理由拖延發放社會保障卡的;

  (三)在規定業務中推諉、拒絕持卡人使用社會保障卡的;

 ?。ㄋ模├弥谱?、發放社會保障卡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ㄎ澹┬孤痘蛘哌`法查詢、使用持卡人個人信息的。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九條 (相關概念)

  服務銀行是指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的所屬銀行。

  社區受理網點是指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和市信息服務中心指定的辦理社會保障卡業務的網點。

  銀行受理網點是指服務銀行設立的辦理社會保障卡業務的網點。

  第三十條 (參照適用)

  境外人員參加本市社會保險的,其社會保障卡的申領、制作、發放、使用及相關服務與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一條 (過渡條款)

  本辦法實施前發放的不具有本辦法第五條規定功能的社會保障卡,至2020年12月31日起停止使用,持卡人應當按照本辦法及本市相關規定重新申領。

  第三十二條 (施行日期)

  本辦法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2001年5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00號公布的《上海市社會保障卡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最后編輯于:2019-11-03 23:18
  • 本站聲明:本站所載之法律論文、法律評論、案例、法律咨詢等,除非另有注明,著作權人均為站長楊春寶高級律師本人。歡迎其他網站鏈接,但是,未經書面許可,不得擅自摘編、轉載。引用及經許可轉載時均應注明作者和出處"法律橋",并鏈接本站。本站網址:http://www.xabzw.com。
  •  
  •         本站所有內容(包括法律咨詢、法律法規)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本站不對資料的完整性和時效性負責。您在處理具體法律事務時,請洽詢有資質的律師。本站將努力為廣大網友提供更好的服務,但不對本站提供的任何免費服務作出正式的承諾。本站所載投稿文章,其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