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律師網站推進法律服務拓展(2006)

互聯網的極速發展使之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網絡環境下拓展法律服務和開展法律援助不僅可能,而且必要。我在悉尼留學期間開始關注律師及律師事務所的網站建設,并且也著手開始建設自己的網站——法律橋。我將其定名為“法律橋”,是希望它成為一座以法律溝通的橋梁,一個溝通的平臺。但是,最初只是作為一個自我展示的窗口,一個個人學習、研究的平臺,出乎我意料的是,“法律橋”公開發布后不久,我就收到大量的來信,其中有法律咨詢的,有國外同行尋求合作和幫助的,有國內企業要求聘請法律顧問的。這使我信心大增,決心將它建設成一個真正的溝通的橋梁。


初建網站是艱難的,當時使用免費空間提供的模板,研究透徹了以后發現模板不能滿足需要,于是開始學習HTML編碼,逐步將網站初步建立起來。回到國內后,一個搞技術的朋友告訴我,根本沒必要學習HTML編碼,可以直接使用網頁編輯軟件操作,于是,我又開始學習使用Dreamweaver編輯網頁,這樣確實輕松了很多,但是HTML編碼的基礎依然很重要。經過多年的探索,現在的“法律橋”已經采用網站管理系統進行網站管理,維護更加方便,功能更加強大,與網站訪問者之間的互動性也得以加強了。這樣的建站過程,對于一個律師事務所而言完全可以省略,可以直接委托網站設計的專業公司來完成。但是如果你不懂技術,你就無法讓技術完全為自己服務,無法完全實現自己的設想。


這一點在網站維護和推廣上尤為突出。建立網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吸引了多少眼球。我們知道80%以上的網站訪問量來自搜索引擎,因此,如果一個網站沒有被搜索引擎收錄,或者雖然被收錄,但是排名太靠后,它就沒有吸引眼球的機會。以最著名的搜索引擎Google為例,搜索“法律”、“法律論壇”、“律師”、“律師論壇”等關鍵詞,“法律橋”均排名前10名,而其他排名靠前的都是大型綜合性商業化運作的法律網站。搜索其他法律類關鍵詞,或者在其他搜索引擎搜索也會得到類似的結果。這是因為我潛心研究了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相關技巧,努力改進、優化我的網站設計。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法律橋”已經被各大中、英文搜索引擎收錄,而且排名靠前。通過各大中文搜索引擎搜索“法律橋”即可以訪問我的網站。


也許有些律師對網站在法律服務拓展中的作用不屑一顧,認為通過網站尋找律師的都是小客戶。這種想法在網絡初興之時也許是正確的,但是現在已經有了一些變化。誠然,通過網絡尋找律師的仍以中小客戶為主,但是也有一些大公司開始這么做。比如,我擔任一個著名的外商投資涂料企業的法律顧問,正是通過網站實現的。我們事務所成功地為其代理了一起反不正當競爭案件后,我在“法律橋”上登載了這則案例,人民日報社所屬的“人民網”后來報道了此案,中央電視臺的《經濟與法》欄目通過“法律橋”了解到這個案件后,專程來上海采訪,并制作了專題節目,節目播出后反響不錯,陸續有多家跨國公司和境內企業就類似案件委托本所代理。數年前,我收到比利時的一家律師事務所的e-mail,請求協助。原來,有一艘塞浦路斯籍的貨輪損壞了北海的海底光纜,致使94家電信公司的業務受到影響,這些電信公司為此委托該律師事務所向船主索賠。但是這艘貨輪已經離開歐洲到了南美,后又到了韓國、中國,因此,該律師事務所從網上尋找中國同行協助扣船等相關事宜,他們在信中說,他們知道丹東離上海很遠,但是我是他們能找到的唯一的中國律師。


對于任何一個律師事務所而言,建立一個網站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很多律師事務所的網站從不更新,只是一張電子名片而已,起不到應有的宣傳、推廣的作用。但是,網站的更新、維護又會面臨一些問題,一方面需要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網站內容來源也成問題,很多法律網站,特別是個人法律網站東抄西秒,存在嚴重的著作權侵權問題。我本人也是被侵害的對象之一,2003年,我曾因此將17家國內知名網站告上法庭。“法律橋”堅持原創和真實的原則,除了法律法規外,網站上登載的法律咨詢都是真實的,而不是杜撰的,絕大部分文章都是我自己撰寫的,也有一些文章是同學、朋友的投搞,但從沒有未經他人許可使用其他網站的文章。


互聯網技術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交互性。法律網站也需要有在線交流的功能,留言簿和論壇是實現在線交流的兩個途徑。“法律橋論壇”不但吸收了很多需要法律幫助的人,還吸引了一些法律界人士,一些法律網站還主動加入進來,與“法律橋”共建論壇。在此基礎上,我們籌組了一個松散型的“律師協作聯盟”,其宗旨就是實現律師業務的區域協作,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客戶成本,分享網絡資源。這也是拓展法律服務的一個重要形式。


提起法律援助,總不免想起法律援助中心和148熱線,這些都是官方組織的。相對而言,法律網站通過e-mail、留言簿和論壇等提供法律咨詢則是民間的、自愿的,是一個重要的法律援助隊伍。“法律橋”論壇推出至今,已經有4萬多人注冊,解答法律咨詢2萬多人次。論壇還具有普通法律援助所沒有的優點,即對于一個法律咨詢,可以多人會診。因個人的專業知識有限,經過多人會診,既保證了咨詢的質量,也提高了解答者的業務能力。


以上只是我創辦“法律橋”網站,拓展法律服務,提供法律援助的點滴感想。這些只是以律師網站拓展法律服務的初級階段,律師網站完全可以通過商業化運作在拓展法律服務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事實上,現在有很多公司看好這一潛在市場,多家幫助律師開拓業務的網站應運而生。如果他們有專業律師的直接參與,將會更有針對性,效果更好。

最后編輯于:2024-05-26 10:59
  • 本站聲明:本站所載之法律論文、法律評論、案例、法律咨詢等,除非另有注明,著作權人均為站長楊春寶高級律師本人。歡迎其他網站鏈接,但是,未經書面許可,不得擅自摘編、轉載。引用及經許可轉載時均應注明作者和出處"法律橋",并鏈接本站。本站網址:http://www.xabzw.com。
  •  
  •         本站所有內容(包括法律咨詢、法律法規)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本站不對資料的完整性和時效性負責。您在處理具體法律事務時,請洽詢有資質的律師。本站將努力為廣大網友提供更好的服務,但不對本站提供的任何免費服務作出正式的承諾。本站所載投稿文章,其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