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第4號令)

  (2009年9月1日交通運輸部發布根據2013年4月12日交通運輸部《關于修改〈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規范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促進快遞行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申請、審批和監督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以及按照國務院規定設立的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以下統稱郵政管理部門)負責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管理工作。
  第四條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以及便利高效的原則。
  第五條經營快遞業務,應當依法取得郵政管理部門頒發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并接受郵政管理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快遞業務。

第二章 許可條件

  第六條申請經營快遞業務,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企業法人條件;
  (二)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經營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五十萬元,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營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一百萬元,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注冊資本不低于人民幣二百萬元;
  (三)有本辦法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規定的與申請經營的地域范圍相適應的服務能力;
  (四)有嚴格的服務質量管理制度,包括服務承諾、服務項目、服務價格、服務地域、賠償辦法、投訴受理辦法等,有完備的業務操作規范,包括收寄驗視、分揀運輸、派送投遞、業務查詢等制度;
  (五)有健全的安全保障制度和措施,包括保障寄遞安全、快遞服務人員和用戶人身安全、用戶信息安全的制度,符合國家標準的各項安全措施,開辦代收貨款業務的,應當以自營方式提供代收貨款服務,具備完善的風險控制措施和資金結算系統,并明確與委托方和收件人之間的權利、義務;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七條申請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經營快遞業務的,應當具備以下服務能力:
  (一)具備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經營快遞業務的網絡和運遞能力;
  (二)經營同城快遞業務的,須提供寄遞快件(郵件)的電話查詢服務,經營省內異地快遞業務的,除提供上述電話查詢服務外,還應當有提供寄遞快件(郵件)跟蹤查詢的信息網絡;
  (三)有符合《快遞業務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并通過資格認定的快遞業務員,經營同城快遞業務的,快遞業務員中具備初級以上資格的不低于30%,經營省內異地快遞業務的,快遞業務員中具備初級以上資格的不低于40%。
  第八條申請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營快遞業務的,應當具備以下服務能力:
  (一)具備與申請經營地域范圍相適應的網絡和運遞能力;
  (二)有封閉的、面積適宜的快件(郵件)處理場所,符合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及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的要求,并配備相應的處理設備、監控設備和消防設施;
  (三)有統一的計算機管理系統,有可提供寄遞快件(郵件)跟蹤查詢的信息網絡,并配置符合規定的數據接口,能夠根據要求向郵政管理部門提供寄遞快件(郵件)的有關數據;
  (四)有符合《快遞業務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并通過資格認定的快遞業務員,企業及其各分支機構快遞業務員中,具備初級以上資格的均不低于40%。
  第九條申請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應當具備以下服務能力:
  (一)具備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網絡和運遞能力;
  (二)有封閉的、面積適宜的快件(郵件)處理場所,符合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及國家安全機關、海關依法履行職責的要求,并配備相應的處理設備、監控設備和消防設施;
  (三)有統一的計算機管理系統,有可提供寄遞快件(郵件)跟蹤查詢的信息網絡,并配置符合規定的數據接口,能夠根據要求向郵政管理部門和有關部門提供寄遞快件(郵件)的報關數據;
  (四)有符合《快遞業務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并通過資格認定的快遞業務員,企業及其各分支機構快遞業務員中,具備初級以上資格的均不低于50%;
  (五)有獲得專業資格的報關、報檢、報驗人員。
  第十條外商不得投資經營信件的國內快遞業務。
  國內快遞業務,是指從收寄到投遞的全過程均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快遞業務。
  郵政企業以外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以下稱快遞企業),不得經營由郵政企業專營的信件寄遞業務,不得寄遞國家機關公文。

第三章 審批程序

  第十一條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經營的,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郵政管理機構提出申請;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營或者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應當向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第十二條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應當向郵政管理部門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一)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申請書;
  (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企業名稱預核準通知書或者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三)驗資報告、場地使用證明以及本辦法第六、七、八、九條規定條件的相關材料;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條郵政管理部門應當自受理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對申請材料審查核實,作出批準或者不予批準的決定。予以批準的,頒發《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不予批準的,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郵政管理部門審查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申請,應當考慮國家安全等因素,并征求有關部門的意見。
  第十四條申請人憑《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設立或者變更登記。
  第十五條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企業設立分公司、營業部等非法人分支機構,憑企業法人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副本)及所附分支機構名錄,到分支機構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冊登記。企業分支機構取得營業執照之日起二十日內到所在地省級以下郵政管理機構辦理備案手續。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合并、分立或者撤銷分支機構的,應當向郵政管理部門備案。
  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公布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批準或者備案,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辦理登記后經營國際快遞業務的國際貨物運輸代理企業,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八十五條規定領取《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應當向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領取申請書;
  (二)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批準或備案文件;
  (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頒發的營業執照;
  (四)分支機構名錄。

第四章 許可證管理

  第十七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按照《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許可范圍和有效期限經營快遞業務。
  《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有效期限為五年。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在《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有效期屆滿三十日前向頒發許可證的郵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換領許可證。
  第十八條《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管理實行年度報告制度。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在每年四月三十日前向頒發《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郵政管理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一)年度報告書,包括年度經營情況、遵守法律法規情況等;
  (二)《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副本原件;
  (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
  第十九條《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企業名稱、企業類型、股權關系、注冊資本、經營范圍、經營地域和分支機構等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報郵政管理部門辦理變更手續,并換領許可證。
  第二十條快遞企業在《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有效期內停止經營的,應當提前書面告知頒發許可證的郵政管理部門,交回《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并按郵政管理部門規定妥善處理未投遞的快件。
  第二十一條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郵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辦理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注銷手續:
  (一)《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延續的;
  (二)企業法人資格依法終止的;
  (三)申請人自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后無正當理由超過六個月未經營快遞業務的,或者自行連續停業六個月以上的;
  (四)《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有效期內停止經營的;
  (五)快遞業務經營許可依法被撤銷、撤回的,或者《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被依法吊銷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條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對《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頒發、變更、注銷等事項向社會公告。
  第二十三條《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由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統一印制。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偽造、涂改、冒用、租借、買賣和轉讓《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第五章 監督檢查

  第二十四條郵政管理部門依法對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企業進行監督檢查,被檢查企業應當接受和配合監督檢查。
  第二十五條監督檢查的主要內容:
  (一)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名稱、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經營地址、經營范圍、經營地域、經營期限等重要事項,應當與《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登記事項相符合;
  (二)《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變更、延續、注銷等手續的執行和辦理情況;
  (三)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持續符合頒發《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條件;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內容。
  第二十六條郵政管理部門進行監督檢查時,監督檢查人員不得少于二人,并應當出示執法證件;應當記錄監督檢查的情況和處理結果,由監督檢查人員簽字后歸檔。
  第二十七條郵政管理部門進行監督檢查時,不得妨礙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第二十八條公民、企業和其他組織發現郵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行政許可和監督檢查過程中有違法行為,有權向郵政管理部門舉報,接到舉報的郵政管理部門應當及時核實、處理。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違反本辦法第五條、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七十二條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條申請快遞業務經營許可時,申請人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騙取經營許可的,由郵政管理部門依法撤銷經營許可,并可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偽造、涂改、冒用、租借、買賣和轉讓《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的,郵政管理部門可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一條快遞企業設立分支機構、合并、分立,未向郵政管理部門備案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七十三條規定予以處罰。
  除前款規定外,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未按本辦法規定辦理備案、變更手續,或者未按期提交年度報告書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可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辦理備案和變更手續、提交年度報告書,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可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二條快遞企業停止經營快遞業務,未書面告知郵政管理部門并交回《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的規定妥善處理尚未投遞的快件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七十三條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三條違反本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七十七條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四條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對郵政管理部門根據本辦法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郵政管理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五條郵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在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由主管機關或者監察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涉嫌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六條除本辦法第十六條規定的企業外,《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公布前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后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不具備經營快遞業務的條件的,應當自本辦法實施之日起一年內達到經營快遞業務的條件,并依法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逾期不能取得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的,不得繼續經營快遞業務。
  第三十七條本辦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最后編輯于:2024-05-26 15:18
  • 本站聲明:本站所載之法律論文、法律評論、案例、法律咨詢等,除非另有注明,著作權人均為站長楊春寶高級律師本人。歡迎其他網站鏈接,但是,未經書面許可,不得擅自摘編、轉載。引用及經許可轉載時均應注明作者和出處"法律橋",并鏈接本站。本站網址:http://www.xabzw.com。
  •  
  •         本站所有內容(包括法律咨詢、法律法規)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本站不對資料的完整性和時效性負責。您在處理具體法律事務時,請洽詢有資質的律師。本站將努力為廣大網友提供更好的服務,但不對本站提供的任何免費服務作出正式的承諾。本站所載投稿文章,其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