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莊原本就需要比較高的成本投入,中糧君頂又是定位高端路線。同樣是面對政策的沖擊,中糧作為國企相對保守與低效的管理模式使得其成本居高不下,在危局之下很難與民營酒莊競爭
4月15日,北京產權交易中心掛出“中糧旗下中國食品擬1元底價拍賣中糧君頂酒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頂酒莊”)55%股權”的消息,引起行業一片嘩然。然而1元的底價仍然面臨著流拍的可能,因為中標者需承擔君頂酒莊高達5億多元的債務。
與君頂酒莊同時掛牌的還有中糧酒業持有的山東中糧君頂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頂酒業”)55%的股權,底價同樣為1元。
葡萄酒酒評人晉陽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自限制三公消費以來,高端葡萄酒市場受到比較明顯的影響。加上進口葡萄酒的沖擊,葡萄酒行業已經開始洗牌。
“酒莊原本就需要比較高的成本投入,同樣是面對政策的沖擊,中糧作為國企相對保守與低效的管理模式使得其成本居高不下,在危局之下很難與民營酒莊競爭。”食品飲料戰略定位專家徐雄俊說道。
六成債務歸屬中糧集團
在此次轉讓招標中,中糧集團旗下中國食品披露了收購條件:成功中標者須承擔君頂酒莊及君頂酒業合計對中糧逾3.92億元的債務,而君頂酒莊合計對外欠債達5億多元。
除了向蓬萊當地銀行借款1.4億元,君頂酒莊其余債務全部歸屬與中糧集團旗下公司:2015年2月至6月分7筆向中國食品借款,本息合計1.53億元;2015年3月至7月分7筆向中國食品借款,本息合計1.4億元;借入中糧長城葡萄酒(煙臺)有限公司4000萬元;借入中糧華夏葡萄酒有限公司3000萬元。
官方資料顯示,2006年2月14日,中糧君頂酒莊有限公司注冊設立,由中糧集團與山東隆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隆華”)在山東蓬萊合資興建,總投資超過3億元,設計年產量2000噸,總儲酒能力3000噸。目前中糧持股55%,山東隆華持股45%。
而在2008年注冊成立的君頂酒業的持股比例類似,不過持股方略有調整,由中糧酒業持股55%,山東隆華持股45%。
不僅僅是中糧急于甩掉燙手山芋,山東隆華也有所動作。據工商信息,目前山東隆華對君頂酒莊所持有的全部股權都處于質押狀態,而對君頂酒業的持股尚未顯示異常狀況。
掛牌轉讓公告顯示,目前君頂酒莊2015年營收7343.11萬元,虧損2137.5萬元;今年一季度營收929.78萬元,虧損892.94萬元。
以2015年9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君頂酒莊資產總計賬面價值為3.75億元,負債總計賬面價值5.44億元,凈資產賬面價值為負1.7億元,評估價值為負9122萬元,轉讓標的(即55%股權)對應的評估值為負5017萬元。
徐雄俊表示,“以目前行業的激烈競爭情況來看,如果你不能做到數一數二,利潤一般就非常薄,甚至有可能是虧損運營。而從眾多的成功的品牌經營來看,在君頂已經明顯出現運營吃力的情況下,集團內其他公司的仗義出手并不是明智的選擇”。
顯然,如果項目成功拍賣,那么中糧旗下公司的共計約3.92億元的賬單則有了買主。但對于項目流拍的情況,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楊春寶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具體還是要看公司采取怎樣的策略,債權人也可以通過君頂酒莊的現有資產如固定資產等清償債務,甚至可以實施債轉股。另一方面,如果君頂酒莊進入破產程序,中糧作為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人僅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債務清償責任,只要出資到位,且沒有抽逃出資等情形,那么其對君頂酒莊的債務無需承擔責任。”
高端定位早已難為繼
君頂酒莊在2006年成立之初,曾被視作中糧集團繼“長城”品牌后,進軍國內高端葡萄酒市場的重要布局。隆華集團董事長、中糧君頂酒莊總裁陳云昌也曾表示,將把君頂酒莊做成集葡萄酒生產、制造、酒店、旅游休閑于一體的場所。君頂酒莊曾與昌黎的華夏酒莊、懷來的桑干酒莊和寧夏的云漠酒莊一同構成中國“四大酒莊”。
早在2014年就有報道稱君頂酒莊成“權貴俱樂部”,此前君頂酒莊高爾夫俱樂部入會門檻頗高,會員卡價格22.8萬元,登記會員有100多人。會員主要是高端商旅人群,也有政府、國企單位領導。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趙禹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君頂酒莊的業績虧損與中糧集團管理決策的“不接地氣”有關,“此前君頂葡萄酒定價都在500元以上,一些產品甚至達到一兩千元,中糧的經營思路有些好高騖遠”。
然而,大規模、高投資卻并未帶來理想的投資效果,君頂酒莊虧損嚴重。
4月27日,君頂酒莊銷售運營總監黃河政透露,目前酒莊的日常工作并未受到拍賣影響,但公司戰略正在收縮,人員有所減少。
“2013年起三公消費限制的影響是首當其沖的。”徐雄俊說道,“雖然中糧旗下的長城葡萄酒業績一直不錯,但顯然君頂酒莊并未能延續其在葡萄酒領域的優勢。”
團購網站顯示,中糧君頂酒莊已經對外開放觀光業務,單人電子票團購有35元至80元不等,而從消費者評論來看,最早在2014年6月已有團購觀光業務。在大眾點評團購網站上僅有兩人購買此票。
而此前君頂酒莊的法定代表人由也擔任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公司總經理遲京濤擔任,但在2014年7月變更為江國金。而在2016年初,中糧集團接管酒鬼酒之后,江國金也全票當選酒鬼酒董事長,在業內人士看來,江國金在不熟悉的白酒領域正面臨著極大的考驗。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君頂轉型太晚且轉型不徹底導致營銷出現后遺癥,主管銷售的副總王保廷去年底離職,銷售團隊更是引發連鎖反應。
接盤難度大
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高額的負債使得君頂酒莊項目有可能流拍。
對于低價收購酒莊的“便宜”,晉陽認為還是需要充分的前期考察,“有些酒莊只是單純的資金鏈斷裂還比較容易接手,但此前國外就出現過案例,酒莊低價出售是由于葡萄園本身出現問題,這樣后續的問題就比較嚴重了,而且酒莊目前釀酒設備的運行情況、恢復市場所需要的成本等都對資本回收有著較多的影響”。
據報道,前期跟著中糧的經銷商中有10家大經銷商,很多都加盟了君頂酒莊所在城市開設的酒窖,眼下酒窖大部分處于虧損狀態,很多大酒商也轉型做進口葡萄酒。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13年國產葡萄酒年產量同比下降14.59%之后,至今沒有恢復到2012年的高產情況。
2015年1月1日起,中國對智利葡萄酒實行零關稅,僅征收10%的消費稅。6月17日,中澳自貿區協定的簽署則意味澳大利亞葡萄酒將在2019年享受零關稅。“零關稅”直接刺激葡萄酒進口量增長。
有專家表示,即使接盤,由于君頂酒莊的主要銷售區域在山東,將要面對進口葡萄酒以及國內葡萄酒龍頭張裕的雙重擠壓,在搶占市場方面難度較大。
晉陽表示,雖然三公消費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過去,但國內近兩年出現的優質酒莊并不少,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國外釀酒人才的回流給了市場新的機遇,中國消費者在葡萄酒方面的支出也成緩慢增長趨勢,但要徹底走出低谷還需要再等兩年。(來源: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