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證券兩月內二度被監管層審查

法治周末見習記者 徐依祿

兩個月內,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證券”)兩次被證監會審查并處理。

1月18日,華泰證券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關于對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華泰證券營業部及資產管理子公司分別利用同名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向不特定對象公開宣傳推介私募資產管理產品。”證監會上述決定書中稱。

證監會指出,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第十四條、《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因此,證監會決定對華泰證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問題還出在華泰證券的控股子公司身上。

同一天,華泰證券控股子公司華泰聯合證券也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關于對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證監會表示,華泰證券作為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項目的財務顧問,對標的資產主要客戶和供應商的核查不充分。“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管理辦法》第三條、第二十四條的規定。”

這也并非華泰證券近段時間首次違規。

兩月內二度因違規被處理

兩個月前,證監會曾因華泰證券違法違規行為對其處以5471萬余元罰款。

“華泰證券在2015年7月12日,證監會下發《關于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意見》之后,仍未采取有效措施嚴格審查客戶身份的真實性,未切實防范客戶借用證券交易通道違規從事交易活動,新增下掛子賬戶102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證監會如此表述。

記者了解到,2015年8月24日,華泰證券涉嫌未按規定審查、了解客戶身份等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根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

2016年11月28日,證監會對華泰證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證監會調查結果顯示,華泰證券對于杭州恒生網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和浙江核新同花順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外部接入的第三方交易終端軟件,或未進行軟件認證許可,或缺乏有效控制,未對外部系統接入實施有效管理,對相關客戶身份情況缺乏了解。

截至調查日,華泰證券有455個使用杭州恒生網絡技術服務有限公司HOMS系統(以下簡稱HOMS系統)、61個使用浙江核新同花順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系統(以下簡稱同花順系統)接入違規交易的主賬戶。對上述客戶,華泰證券未按要求采集客戶交易終端信息,未能確保客戶交易終端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一致性、可讀性,未采取可靠措施采集、記錄與客戶身份識別有關的信息。

證監會最終確認,華泰證券未按照相關規定操作,違反了《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的規定,獲利1823萬余元。因此,證監會決定對華泰證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5471萬余元罰款。

“近幾年華泰證券屢屢因違規而受到監管部門關注,多次被處理。究其根源,‘違法成本低’或是根本原因。唯有提高違法成本,讓華泰證券等違法者覺得不‘劃算’,才有助于遏制頻頻違規的行為。”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業績尷尬

法治周末記者梳理了華泰證券2016年上半年業績數據,發現其還有不得不面對的業績尷尬。

華泰證券2016年半年報數據顯示,2016年1月至6月,其營業收入約74億元,較上期約146億元,同比下降50%以上;凈利潤約29億元,較上期約67億元,同比下降約43%。

另外,華泰證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中,除海外業務及其他毛利率為負值外,其他主營業務均取得了超過40%的毛利率,但其營業收入出現大幅下滑。

數據同時顯示,華泰證券主營業務分行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營業收入約527億元,同比下滑48.91%,毛利率同比減少7.97個百分點;資產管理業務營業收入約121億元,同比增長37.14%,毛利率同比減少8.7個百分點。

對于華泰證券業績不佳的原因,宋清輝認為:“一是受經濟下行及資本市場低迷、市場交易量等影響,去年券商整體業績慘淡,華泰證券自然難以獨善其身。二是因其屢屢違規,導致業績風險加大、業績下滑。”

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近半年華泰證券亦出現了經紀業務的調整。

此前,界面新聞報道,2016年6月24日,華泰證券推出的新考核方案,被業內人士評價為“證券經紀業務史上最復雜、最殘酷的一份考核方案”,也有人稱這是變相裁員。而員工紛紛表示,該考核制度嚴苛,直接增加了拿到業務提成的難度,這些業務提成是券商營業部營銷人員收入的主要部分。

文件下發后,6月底各地營業部召開宣講會,要求營銷人員在新的考核方案上簽字同意,遭到諸多營銷人員的拒絕。“寫反對意見,按手印,快遞給總部經紀業務部。總部收到后,反饋到分公司和營業部老總,營業部老總負責和這些有意見的人談話。”多位華泰各地分公司營業部的職員均向界面新聞透露。

此后,華泰證券官方回應稱,經紀業務傭金水平大幅降低是行業大勢所趨,公司修訂完善營銷人員的基本管理制度并調整了考核管理辦法,絕非變相“裁員降薪”,而且有利于公司向專業化、差異化方向發展財富管理業務。

“盡管華泰證券官方否定是在借嚴格考核制度‘變相裁員’,但其經紀業務人員正在大幅減少已是不爭的事實。這種趨勢未來還會加速。”媒體報道稱。

應加強內部管控遵紀守法

為何華泰證券近來幾次觸及監管紅線?

北京安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迪律師認為,華泰證券子公司私募資管產品出現違規宣傳行為,一方面說明目前私募資產管理行業競爭較為激烈,另一方面也說明部分機構對員工法律法規培訓不足、風控意識松懈,需要進一步加強這方面的工作。

上海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楊春寶律師也表示贊同,私募基金公募化、私募風險控制意識不強、風控措施流于形式、沒有專業的風控專員或者沒有外聘專業律師是目前私募行業比較突出的問題,私募違規宣傳因而屢見不鮮。

“微信朋友圈以及公眾號違規宣傳雖然是被明令禁止的,但卻是之前行業普遍的做法。這塊以前存在監管空白,隨著監管層對這方面問題的明確規范和更多辦法的出爐,未來私募違規宣傳將越來越沒有市場。”宋清輝說。

在宋清輝看來,當下的華泰證券可謂處在多事之秋,要想盡快脫離漩渦,亟需立即停止游走在法律邊緣的一些違規行為,虛心接受監管層的指導和處罰,并在內部展開自查工作,打好自我革命的“保衛戰”。(來源:法治周末)

最后編輯于:2019-05-18 23:04
  • 本站聲明:本站所載之法律論文、法律評論、案例、法律咨詢等,除非另有注明,著作權人均為站長楊春寶高級律師本人。歡迎其他網站鏈接,但是,未經書面許可,不得擅自摘編、轉載。引用及經許可轉載時均應注明作者和出處"法律橋",并鏈接本站。本站網址:http://www.xabzw.com。
  •  
  •         本站所有內容(包括法律咨詢、法律法規)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本站不對資料的完整性和時效性負責。您在處理具體法律事務時,請洽詢有資質的律師。本站將努力為廣大網友提供更好的服務,但不對本站提供的任何免費服務作出正式的承諾。本站所載投稿文章,其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