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促進本市互聯網教育發展的指導意見

  互聯網教育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高度融合而發展起來的新興教育服務業態。目前,本市互聯網教育培訓行業已經呈現出多元化、規模化發展的特點,涌現出一批利用互聯網及移動通信、大數據、云計算、搜索引擎等信息技術,提供內容制作、平臺服務、技術支撐等服務的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為推進本市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上海經濟與社會發展,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現就促進本市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平臺建設。積極推動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多種形式的學習平臺,拓寬用戶的學習途徑和方法,為學習者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在線學習支持服務,創設促進學習者主動學習的網絡環境。鼓勵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完善平臺服務機制與管理機制,為個人和組織加入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提供支撐。


  二、探索新型教育服務供給方式。鼓勵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根據市場需求開發數字教育資源,提供網絡化教育服務。鼓勵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充分利用數字教育資源及教育服務平臺,積極探索網絡化培訓新模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滿足市民的終身學習需求。鼓勵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通過與教育培訓機構合作等方式,對接線上線下教育資源,探索教育服務新模式。


  三、促進教育模式的變革轉型。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創新驅動作用,推動教育培訓理念轉變和教學方式變革。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不斷提高在線課程質量和服務水平,滿足市民的多樣化、個性化學習需求。鼓勵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及時跟蹤和把握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探索學習資源定向推送和教育服務個性化訂制等新方法。


  四、擴大學習成果認證范圍。探索將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在線課程納入上海終身學分銀行認證范圍,按照相對應的教育項目認證辦法認可各類在線課程學習成果,并計算相應學分。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也可按照相應的認證標準進行課程建設,為市民提供優質的在線課程。積極推進學校課程體系開放,實現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與學校優質課程的對接,實現融通銜接。


  五、營造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強化市場引導,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引導社會資源向互聯網教育培訓資源的合理配置,保障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的主體地位。發揮政府在規劃、指導和監管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建立科學有效的市場監管方式,促進市場有序、健康發展,防止形成行業壟斷和市場壁壘,提高互聯網教育培訓市場的發展活力。


  六、發揮互聯網教育的優勢和特點。舉辦僅以互聯網開展教學的教育培訓機構,根據《上海市經營性民辦培訓機構登記暫行辦法》(滬工商注〔2013〕228號)《上海市經營性民辦培訓機構管理暫行辦法》(滬教委終〔2013〕5號)《上海市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管理辦法》(滬教委民〔2015〕19號)和《設置標準》(滬教委民〔2015〕20號)的相關規定,可不受教學場地面積的限制,企業法定代表人(機構負責人)和教育教學人員任職資格可由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各區縣可根據區域發展對互聯網教育的需求探索支持方式。


  七、打造上海互聯網教育品牌。大力發展互聯網教育產業,支持互聯網企業開展教育和培訓。堅持用戶至上,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開發優質的在線學習資源,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在產品、教學、服務等方面的不斷創新,不斷突破在線教育瓶頸,為客戶提供更為優質、更具個性化的學習服務,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上海互聯網教育企業品牌。


  八、鼓勵互聯網教育公益服務。鼓勵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積極組織或參與線上線下的公益性學習講座等活動,為一些需要參與網上學習的市民提供一定量的公益性公共學習資源。根據市民需求開設公益性和普及性的課程,為提升市民的綜合文化素養服務。利用互聯網教育平臺進行公益文化宣傳。


  九、積極培育和發展互聯網教育行業組織。支持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成立行業組織,鼓勵行業組織擴大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提高行業組織的會員覆蓋率,充分發揮行業組織在行業治理中的作用。通過協商制定行約、行規,加強業內成員之間在利益上的互依性、社會認同上的一致性、管理制度上的完備性,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十、探索建立互聯網教育聯盟。探索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與各類學校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教育服務新模式,積極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創新發展,將學校的專業優勢和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的技術優勢相結合,為用戶提供更高水平的教育服務。探索互聯網教育培訓機構之間的互聯互通,促進海內外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和匯聚,為用戶提供更為豐富和更具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源。

最后編輯于:2018-09-03 09:59
  • 本站聲明:本站所載之法律論文、法律評論、案例、法律咨詢等,除非另有注明,著作權人均為站長楊春寶高級律師本人。歡迎其他網站鏈接,但是,未經書面許可,不得擅自摘編、轉載。引用及經許可轉載時均應注明作者和出處"法律橋",并鏈接本站。本站網址:http://www.xabzw.com。
  •  
  •         本站所有內容(包括法律咨詢、法律法規)僅供參考,不構成法律意見,本站不對資料的完整性和時效性負責。您在處理具體法律事務時,請洽詢有資質的律師。本站將努力為廣大網友提供更好的服務,但不對本站提供的任何免費服務作出正式的承諾。本站所載投稿文章,其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發表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