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站管理協調工作方案
發布機關:信息產業部 來自:法律橋 發布時間:2006-2-16 13:26:10 點擊: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宣傳部、通信管理局、新聞辦、教育廳(教委)、文化廳(局)、公安廳(局)、國家安全廳(局)、廣播影視局、新聞出版局、保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局):
根據中央統一部署,有關部門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6月聯合集中開展了互聯網站清理整頓工作。在集中行動中,各部門按照《集中開展互聯網站清理整頓工作方案》狠抓落實,積極行動,密切配合,積累了一定的協調工作經驗,為下一步做好互聯網站日常監督和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為切實做好互聯網站管理工作,加強互聯網管理縣官部門之間協調,建立互聯網站管理工作長效機制,中共中央宣傳部、信息產業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教育部、文化部、衛生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商務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國家保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科學院、總參謀部通信部共同研究,聯合制定了《互聯網站管理協調工作方案》,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互聯網管理工作的意見精神,切實做好互聯網站管理工作,加強互聯網管理相關部門之間協調配合,中共中央宣傳部、信息產業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教育部、文化部、衛生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商務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國家保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科學院、總參謀部通信部聯合制定互聯網站管理協調工作方案如下:
一、建立日常協調體制,切實加強互聯網站管理溝通協調
在集中開展互聯網站清理整頓工作期間,國家有關部門聯合成立的“全國集中開展互聯網站清理整頓工作協調小組”,在此項工作階段性結束后,調整為“全國互聯網站管理工作協調小組”(簡稱全國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包括:信息產業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教育部、文化部、衛生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商務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國家保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科學院、總參謀部通信部。全國協調小組負責全國互聯網站日常管理工作的協調,指導,協調各成員單位對互聯網站實施齊抓共管。全國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信息產業部。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將本行政區集中開展互聯網站清理整頓工作領導小組同步調整為本行政區互聯網站管理工作協調小組(簡稱省級協調小組),成員單位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宣傳部、通信管理局、新聞辦、教育廳(教委)、文化廳(局)、衛生廳(局)、公安廳(局)、國家安全廳(局)、廣播影視局、新聞出版局、保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局)。省級協調小組負責本行政區互聯網站日常管理工作的協調,指導。省級協調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
各級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小組內各成員單位間溝通,協調工作,負責定期召集聯席會議,通報情況,研究問題,監督落實工作流程,及時確定上報重大事項,建立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日常工作協調和信息溝通渠道。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日常工作協調和信息溝通渠道。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應當指定負責人(局級),聯絡員(處級),負責網站管理日常工作以及與協調小組辦公室的日常聯系和溝通工作,并將負責人,聯絡員的聯系方式(包括姓名、所在部門、職務、聯系電話、傳真、電子郵箱等信息)報同級協調小組辦公室。如遇人員調整,應及時通報同級協調小組辦公室。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對上述信息匯總、更新,并及時通報各成員單位。
二、落實互聯網站管理職責,形成管理合力
在協調小組統一協調下,互聯網行業部門(信息產業部),專項內容主管部門(包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教育部、文化部、衛生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商務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國家保密局等),前置審批部門(包括包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教育部、文化部、衛生部、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公益性互聯單位主管部門(教育部、商務部、中國科學院、總參謀部通信部等),企業登記主管部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應認真落實互聯網站管理職責,加強溝通,密切合作,在發揮各部門職能作用的同時,加強信息通報和管理聯動,各部門發現違法違規網站和有害信息,在依法查處的同時,及時通報協調小組相關成員單位,相關成員單位積極予以配合,形成管理合力,對網站實施齊抓共管。
中國中央宣傳部對互聯網意識形態工作進行宏觀協調和指導。
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負責互聯網行業管理工作。具體承擔互聯網站管理協調工作,依法對基礎電信運營商,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商,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域名注冊服務機構進行日常行業監管,指導互聯網行業協會工作。
前置審批部門負責互聯網信息服務各自主管服務項目的前置審批,對網站縣官專項內容進行監督檢查和審核,并向同級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提供年度審核意見。部級前置審批部門應當明確審批范疇,健全審批流程,建立網站內容日常監督管理辦法,并將全國負責前置審批工作的部門、人員、聯系方式(名稱、通信地址、郵政編碼)等通報信息產業部,如遇變動應及時通報。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負責互聯網上意識形態工作,具體協調互聯網意識形態管理,統籌宣傳文化系統網上管理。公安機關負責互聯網站安全監督,依法處罰和打擊網上違法犯罪行為;國家安全機關負責對互聯網站涉及國家安全事項的信息內容進行監督檢查。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國家保密工作主管部門提供年度審核意見。
公益性互聯單位主管部門負責對所主管的公益性互聯單位(包括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互聯網、中國科學技術網、中國長城互聯網等公益性互聯網絡運行維護單位)進行日常監管。公益性互聯單位主管部門應嚴格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切實承擔起公益性互聯單位的管理責任,督促所主管的公益性互聯單位履行相關互聯網接入服務的責任和義務,配合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和專項內容主管部門對接入其互聯網絡內的網站實施管理。
三、理順網站管理工作銜接流程,密切部門協作
在協調小組統一協調下,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與前置審批部門、專項內容主管部門、公益性互聯單位主管部門以及企業登記主管部門之間建立、完善有效的互聯網站管理工作銜接流程,制定前置審批、查處違法違規網站、年度審核、公益性互聯單位主管部門管理網站、查詢網站信息等流程,各有關部門應按照共同制定的工作流程,認真執行、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切實做好互聯網站管理工作。
(一) 前置審批流程
1、 擬從事新聞、出版、教育、醫療保健、藥品和醫療器械、文化、視聽節目(包括影視類音像制品)等互聯網信息服務,應當經過相關前置審批部門的批準。
2、 網站主辦者在向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辦理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經營許可或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之前,應根據有關規定向省級或部級前置審批部門提交相關申請材料。
3、 前置審批部門收到網站主辦者提交的申請材料后,在規定時限內做出批準、不予批準或者不需要前置審批的決定。
4、 擬從事非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的網站主辦者取得前置審批部門批準后,登陸“信息產業部ICP/IP地址信息備案管理系統”(以下簡稱“備案管理系統”,網址是http://www.miibeian.gov.cn)履行備案手續,同時需向住所(自然人身份證住所或者法人注冊住所)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書面提交相關前置審批部門審核同意的文件;擬從事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的網站主辦者取得前置審批部門批準后,按照有關規定向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或者信息產業部辦理經營許可手續。
5、 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收到網站主辦者提交的備案信息和相關前置審批材料后,應在規定時限內為其辦理備案手續,對予以備案的,及時發放備案電子驗證標識和備案編號;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或者信息產業部對許可經營的,及時向“備案管理系統”錄入網站主辦者相關信息,發放許可電子驗證標識。
6、 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通過“備案管理系統”按前置審批項目分類公布已取得經營許可或者已經備案的網站主辦者名單。
7、 工商部門根據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經營許可,為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辦理相關登記或經營范圍變更手續。
網站主辦者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網站負責人、服務項目、網站域名、IP地址等事項發生變更的,比照前置審核流程辦理變更手續。
(二) 查處違法違規網站流程
1、 專項內容主管部門應依法對所主管的相關互聯網信息服務內容進行檢查。
2、 專項內容主管部門應依法對違法違規網站進行查處,視情節將查處結果通報同級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對專項內容主管部門依法責令停止超范圍提供信息服務而網站拒不停止的,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通知相關接入服務提供商或公益性互聯單位主管部門(公益性互聯單位主管部門應當要求所主管的公益性互聯單位)停止其接入服務。
3、 專項內容主管部門要求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配合停止接入服務的,可以向同級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通報有關行政處罰情況。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專項內容主管部門通報的情況,注銷網站主辦者的經營許可或備案,并通知相關接入服務提供商停止接入服務,或通知公益性互聯單位主管部門要求所主管的公益性互聯單位停止接入服務。
4、 前置審批部門取消網站前置審批業務資格的,應向同級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通報有關處理情況。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前置審批部門的通報情況,變更網站主辦者經營許可服務項目或備案服務項目,并向同級工商部門通報有關變更經營許可服務項目情況。工商部門根據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的通報情況,責令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限期辦理變更登記或依法辦理注銷登記。
5、 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專項內容主管部門對違法違規網站涉嫌犯罪的,移交同級公安機關處理。
(三) 年度審核流程
1、 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依法對基礎電信運營商、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商、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域名注冊服務機構進行年度審核。
2、 專項內容主管部門負責對各自主管的專項內容進行年度審核,向行業主管部門提供年度審核不合格意見,實行一票否決制。
3、 專項內容主管部門的年度審核意見分為“年度審核合格”“取消專項服務資格”、“關閉網站”三種。其中,“取消專項服務資格”、“關閉網站”屬于年度審核不合格意見。
4、 專項內容主管部門應當對出具年度審核不合格意見的網站先進行依法查處,并將依法查處情況通報同級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
5-1、前置審批部門應區別不同情況提出年度審核不合格意見:
(1) 對于已經取得前置審批文件的互聯網站,應依法做出“取消專項服務資格”或“關閉網站”的年度審核不合格意見;
(2) 對于未取得相應前置審批文件、超范圍提供信息服務的網站,依法予以查處。對拒不補辦前置審批手續或拒不糾正違法違規行為的網站,依法做出“關閉網站”的年度審核不合格意見。
5-2、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和國家保密工作主管部門對網站提出年度審核不合格意見的,應當向同級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通報有關依法查處情況。
6、 聯網行業主管部門對同級專項內容主管部門提供年度審核不合格意見的,應依法做出如下處理:
(1)、對于年度審核意見為“取消專項服務資格”的,應依法變更經營許可服務項目或備案服務項目;
(2)、對于年度審核意見為“關閉網站”的,應依法注銷其經營許可證或備案,并通知相關接入服務提供商停止接入,或者通知公益性互聯單位主管部門要求其所主管的公益性互聯單位停止接入,同時向同級工商部門通報處理情況。
7、 工商部門根據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的通報情況,責令經營性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限期辦理變更登記或依法辦理注銷登記。
8、 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應及時向同級有關部門通報年度審核的處理結果。
(四) 公益性互聯單位主管部門網站管理工作流程
1、 公益性互聯單位主管部門應對所主管的公益性互聯單位的接入服務行為加強監督檢查。公益性互聯單位應嚴格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為未取得電信業務經營許可或者未履行備案手續的網站主辦者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公益性互聯單位主管部門對違規的公益性互聯單位予以行政處罰。
2、 公益性互聯單位主管部門應要求所主管的公益性互聯單位記錄所接入的網站主辦者備案信息,對網站主辦者的備案信息進行認真核實、動態更新,保證備案信息的真實、完整、準確,并督促、知道已經備案的互聯網站按規定標明備案編號、下載安裝備案電子標識文件。
3、 公益性互聯單位主管部門應要求所主管的公益性互聯單位積極配合、協助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和專項內容主管部門對違法違規網站進行依法查處。
(五) 查詢網站信息流程
1、 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向專項內容主管部門提供查詢網站信息便利條件,并盡快提供聯網查詢條件。
2、 前置審批部門、專項內容主管部門向同級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提供要求配合查詢網站有關信息的函。
3、 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通過“備案信息系統”開展查詢,并及時按查詢要求將查詢結果反饋給相關部門,大批量查詢以電子數據方式反饋。
【轉載時請注明出處:法律橋。如需聘請律師,請立即致電TMT專業律師楊春寶:1390 182 6830】
關注法律橋微信公眾平臺 | 楊春寶高級律師電子名片 |
![]() | ![]() |
◆
請注意文明用語,請勿人身攻擊。
◆
請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各項相關法律法規。
◆
您應當對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負責。
◆ 請勿在此提出法律咨詢,法律咨詢請去法律橋論壇。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網站管理員有權刪除違反上述提示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本站聲明:
本站所載法律法規類文件均來自互聯網,僅供參考,本站不對其完整性、時效性負責。引用時請使用官方正式文本。
業務委托郵箱:LawBridge#163.com